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学术讲座
让建筑遗产“活在当下”
发表时间:2018-12-10 阅读次数:1350次

——中意建筑遗产修复联名展暨“築上筑”保护论坛举办,集中展示米兰法理宫、故宫乾隆花园、南京赛珍珠故居等重要建筑修复作品

本文转自《上海科技报》 作者:王阳  

 

2.jpg

   故宫的古建筑是如何“重现新生”的?上海外滩源、徐汇中学崇思楼、赛珍珠故居等著名遗产背后有着怎样的修缮故事?被破坏的巴米扬大佛如何保存其历史内涵?12月8日,“上海历史文化名城日”当天,中意建筑遗产修复联名展暨“築上筑”保护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办。

本次展览及论坛由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规土局指导,上海交通大学主办,来自国内的建筑遗产保护名家亦展现了中国30年来遗产保护的历程和成就。中意名家同台相遇,展示全球闻名的修复案例,共同探讨建筑遗产保护最前沿的理念与方法。

 

“修复大师”再现中意建筑遗产保护历程

 

意大利和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全球第二,两国的遗产保护水平直接影响到全世界的遗产保护状况。本次展览与论坛邀请到7位中意建筑遗产保护界领军人物。

 

意大利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已有数百年,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直到现在一直是国际公认的、文物建筑修复的圭臬和准则。《威尼斯宪章》至今50多年间,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有哪些成果与进展?此次所邀请的3位意大利建筑修复名家,可以称之为本领域大师级人物。

 

现已87岁高龄的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安德烈·布鲁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专家,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大佛的修复就是实践之一,类似的重要修复作品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84岁的米兰理工大学教授马可·戴齐·巴戴斯齐偏重于理论研究,出版物超过1000种,修复作品包括意大利米兰法理宫等一系列著名的案例。马可·戴齐·巴戴斯齐致力于此次展览及论坛活动,2018年11月,马可·戴齐·巴戴斯齐不幸离世,大师无缘与中国晤面,只有其修复之作能够展示其杰出成就。原本论坛中教授的演讲,由其女儿、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基娅拉·戴齐·巴戴斯齐代为讲授。

 

74岁的威尼斯IUAV建筑大学前修复学教授乔治·乔尼庚致力于担当东西方沟通的桥梁,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专员,他在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注重推动中意两国的保护事业。他也是2013年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副主任,本次展览与论坛由他与该中心主任曹永康共同策划推动。

 

与意大利数百年的遗产保护史相比,我国1985年才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对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视仅有30多年的历史。不过这段历史也是中国遗产保护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此次活动邀请到的4位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名家,有3位均完整见证了这30年的保护历程。他们分别是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南京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他们代表着高内较早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的中坚力量;以及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总工程师、研究馆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时伟,代表着中国传统营造的“老把式”;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副系主任曹永康是参展专家中惟一的“七零后”,他代表着修复专家中“少壮派”的力量。

 

重量级作品集中展示,为建筑保护注入新活力

 

本次展览展示的是中意7位代表建筑师最重要的作品,其设计理念与使用的新技术对于中国未来建筑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里沃利城堡与意大利萨沃伊皇室有着密切关系,它的修复是一个著名典范,其案例载入意大利修复手册,这是安德烈·布鲁诺第一个全球闻名的案例。这一案例不再拘泥于原有功能和形式,不是单纯展示萨沃伊王室生活,而是改造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因此它虽然保留着传统、古典的外表,但内容却是现代、前卫的,形式和内容的对比成为城堡的新颖与精彩之处。这启示我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所考虑的不仅是如何保存建筑本体的价值与历史信息,也要寻找与建筑空间及形式相匹配的新用途。

 

具有700多年历史的米兰法理宫,由马可·戴齐·巴戴斯齐修复,他首次引入了射线照相技术分析历史材料,在保护方案中则开创性地对墙体表面抹灰进行加固,并重新设计了建筑的两翼,将新的现代设计元素引入进新置入的功能空间。其修复手法尊重了原作,并通过再设计提升了过去的建筑遗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现代用途,对于当下中国建筑遗产如何创新利用具有启迪作用。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钟楼拥有500年历史,是圣马克广场的纪念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纪念性建筑之一。乔治·乔尼庚的修复理念是:只进行绝对且必要的替换,开展精细的清洗,不破坏时间沉积形成的古锈,保留所有材料,让它们能够面对岁月与气候变迁的考验,再延续五个世纪。他还用钢板重建地板,拆下漂亮的横梁改为一种新的框架,允许链条通过并承载新电机——这样,古老的材料被赋予了新的用途。

 

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是清末民初上海外滩惟一的中国政府建筑,1901年由英国莫利逊洋行设计。常青在为其所做的修复设计中,加固基础,增加了100根静力桩,确保大楼下一个百年的结构安全,并完全恢复历史上敞开的新古典外廊及门窗样式等,还在山花和坡顶内置入一层多功能空间,使其与屋顶露台相贯通,成为外滩的最佳观景点之一,实现了历史建筑的当代利用。

 

建成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乾隆花园,是紫禁城四园中建造时间最晚、造园手法最高超的园林,其规划设计、营建技艺都代表了乾隆时期宫廷营造的最高水平。王时伟在保护和修复中,发掘整理了乾隆花园的传统造园工艺,以便对文物进行样本式的修复。此外还采用了“复活式保存”,利用全站仪、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乾隆花园中的建筑、假山、摆件、植物、铺地等进行数字化处理,最后生成一个可以虚拟漫游的数字化乾隆花园,为大众全方位欣赏古典园林成为可能,也为开展乾隆花园未来更深入的保护和研究奠定了基础。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的遗产保护对前沿技术的运用。

 

南京赛珍珠故居始建于1910年代,是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女士及其丈夫、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卜凯的居所,这里完整见证了她后来不同凡响的文学成就,当时徐志摩、梅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其居所的座上客。赵辰通过现状分析与历史研究,排除了与历史现状不符的改动部分,并在室内陈设风格上充分考虑了20世纪初期符合美国人生活习惯及当时南京市场上的家具特点。这显示了在缺乏资料和实物的情况下,建筑遗产修复所采取的历史态度。

 

上海徐汇中学崇思楼建成于1918年,原为天主教会学校——徐汇公学的教学大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曹永康在承接了崇思楼修缮任务后,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档案及现场勘察,掌握了崇思楼的历史沿革、价值特征、损毁状况等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详细的保护修缮方案,既保护了有形的、实体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又使无形的历史文化信息与实物之间能够相互依存。2012年,崇思楼保护修缮工程获得了“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奖。

 

值得注意的是,这7位参展者都非常关注建筑遗产修复研究,确定材料及其保护(或破坏)程度,并分析建筑物的结构坚固性,据此进行修复保护、整体性修缮以及添加一些有用的新元素。这是建筑保护项目本身的基础。其次,修复专家们在新添加的元素时,总是与时俱进并有所创新的,不会拘泥于过去的条条框框之中。另外,虽然就总体情况来看,中国的历史建筑保护理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西方,其修复实践与意大利在保护方法及其与“现代”的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相似,但其中的对比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国内比较重视对历史的复原以及形式上的保护,而意大利则非常细致地对材料本身的物质性进行保护,注重历史的叠加,而不是将其复原到某个更早的年代。

 

“築上筑”保护论坛:如何在既有的建筑之上继续生长

 

在论坛的探讨、对话中,中意专家就建筑遗产保护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安德烈·布鲁诺认为,建筑遗产修复是“重新发现逝去的记忆,保护它并赋予价值”,他重视连接过去和未来,强调在保存历史的见证的同时,“修复”利用原有的历史建筑作为现代功能的博物馆等,通过再利用的方式衔接过去和现在,发现物件的意义和价值,并延续原来建造者的理性判断和想象,把这所有的真实展现给世界。

 

基娅拉·戴齐·巴戴斯齐代刚刚故去的父亲马可·戴齐·巴戴斯齐,论述了其主要的保护理念,那就是一方面保存现有建筑,认识到它们的普世价值,传递至未来;另一方面,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融入可兼容的再利用方案,引入新的元素,赋予原作新的价值,这是对当代建筑师在处理建筑遗产时候的要求。要重视建筑遗产的历史叠加性,因为建筑遗产的材料本身是惟一的、不可复制的,这种绝对性与时间、与它的建造、与历史之于它的叠加密不可分,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且不加偏见地保留原作的物理实体。

乔治·乔尼庚认为,即使是那些被忽略的建筑,也可以用合理的成本进行修复,成本比新建筑物更低,由于经济上的节省,这些建筑更有理由被保留。因此,为了尽可能节约成本,我们要求专业机构教授工人各种修复技术,这不但节省了开支,且能够培养工人熟练地进行修复工程。

 

常青认为保护不是阻止进化,而是管控变化;希望实现新旧共生,和而不同。

 

王时伟将这十多年的工作概括为两个字“双拼”:一拼文物修复的理念,二拼修复的材料和技术。

 

曹永康则认为:对建筑遗产要同时保护其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这两个价值处于双极的对立关系,如何将它们统一起来?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使用是最重要的手段。

 

重视遗产保护,培养后继人才

 

在本次展览及论坛开幕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奚立峰发表致辞,回顾了上海交通大学与意大利合作的长久渊源,早在1933年,举办此次活动的工程馆就迎接过意大利无线电发明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马可尼勋爵夫妇的到访,现在工程馆庭院内依然树立着当年立起的、象征上海交大开创无线电课程的铜柱——马可尼铜柱。2012年,学校与意大利政府共同出资,在闵行校区成立了中意绿色能源实验室,成为两国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建筑合作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组建成立了设计学院,将“创新设计”学科群列为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的17个学科群之一,长期以来,学院非常重视建筑遗产保护学科的发展,于2013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与威尼斯建筑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开展多项合作项目,共同推动着建筑遗产教育和相关研究在世界的推广。希望与会专家通过这次机会进一步深入交流,为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可能,为中意两国乃至全球的文化发展与交流做出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在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测绘与勘察历史建筑十几万平方米,开展历史建筑修复设计200余项,历史建筑再创作设计二十多项,每年都会召开相关的国内外培训、实践研修、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展活动,今年举办的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系列活动之“拯救传统村落”工作营,在2018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从数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既为上海交通大学赢得了荣誉,也使遗产保护理念更深地融入到年轻学子心中,储备了更多后继人才。

 

媒体链接  让建筑遗产“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