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保护e社区
蓝盾:文化遗产保护的红十字︱遗产科普
发表时间:2016-11-09 阅读次数:4496次

 

蓝盾

Blue Shield

 

 

 

 

生命就要消逝

家人就要成为难民

孩子们即将伤残

为什么还要关心纪念物?

 

总有一天冲突会结束

总有一天人们要返回家园

不管生命如何破碎  都要被重建

文化遗产代表身份认同

对它们的保护有助于重建破碎的社群

重新树立他们的身份

并将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未来紧密相连

 

(Lives are being lost. Families are becoming refugees. Children are being maimed . Why care for monuments?Someday the conflict will be over. Someday people will return to their homes. Somehow shattered lives should be rebuilt. The cultural heritage reflects identity. Its preservation helps to rebuild broken communities,reestablish their identities,and link their past with their present and future.)

 

 

 

 

这是一首曾经刊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的小诗。它以诗意的手法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即便在战争这种破坏性最强的行为中,还要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标志——“蓝盾”

 

 


PART I 

因军事政变被迫休会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

 

尽管保护文化遗产免受极端组织和战争破坏,一直是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的焦点,但这一议题在今年似乎尤为突出。

 

先是在今年7月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UNESCO总干事博科娃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从马里到叙利亚,世界遗产都面临着破坏威胁……我们所有人都在经受损失”。她曾在多个场合谴责极端分子在伊拉克、叙利亚破坏文物和古迹的行为,认为这是“战争罪行”,是对文化多样性、生态以及人类文明的破坏。

 

叙利亚 · 战争对遗产的破坏

 

2015年,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中的巴尔夏明神庙被炮火摧毁,浓烟滚滚。

 

阿勒颇古城曾是叙利亚最大的城市及旅游圣地,2012年7月19日,战争在这里爆发,城市变为一片废墟

 

大会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对世界各地文化遗产遭受破坏,尤其是日益增多的蓄意攻击行为表示“极为担忧”,呼吁各国把遗产保护融入决策过程和安全战略,保护遗产免遭破坏。

 

紧接着由于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导致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被迫比预定日程提前三天休会,延至10月24日在巴黎UNESCO总部继续召开。

 

土耳其政局动荡,导致世界遗产大会休会

 

来自世界各国的遗产保护专家、学者及各组织成员,亲身体验到兵临城下的武装冲突威胁,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重重危险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被迫休会的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国际社会如何齐心协力,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免遭恐怖主义和战争破坏,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PART II

为什么在武装冲突中还要保护文化遗产?

 

 

在战争中,由于灾难的呈现是全方位的,特别是人的伤亡更容易引起广泛关注,所以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就经常被忽视,因为它们存在的重要性不如人的生命。

 

战争中被破坏的文物

 

也门“萨那古城”遭空袭

 

但为什么我们依然需要在武装冲突中保护文化遗产?为什么人们不断制定国际法来保护文化遗产免遭战火破坏?

 

因为人们有时把文化遗产称为“文化财产”,但文化遗产并非只具有经济价值,而是既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和美感,能够引发心灵的共鸣,同时也是人类生活方式和历史足迹的见证,有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叙利亚南部的布斯拉古城曾是商队去往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停靠点,在2015年12月22日的战斗中被严重破坏

 

此外,它们无法再生,即便在破坏后被修复,其中包含的原有历史信息已经损失,新建的替代品永远也只是赝品。

 

大马士革古城被炮火击中

 

战火中的骑士堡和萨拉丁堡

 

但在战争中,文化遗产非常容易遭受破坏。从很早开始,人类就尝试着努力减少战争及其他事件对文化遗产带来的危害,其中包括1899 和1907 年海牙公约体系中关于保护文化财产的条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文化财产的尝试等。

 

二战之后,由于文化遗产在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破坏,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1954 年海牙公约及其议定书得以通过。

 

波兰首都华沙在二战中被炸毁,变成一片废墟,战后华沙人民根据大量的明信片及遗留的图纸等进行了重建。

 

就是在这一公约中,人们规定,在武装冲突事件中,将“蓝盾”这一符号标注于需要保护的文化遗址处,使它们免受战争破坏。

 

受蓝盾保护的文化遗址

 

正如“红十字”是人道主义保护的标志一样,“蓝盾”,就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标志。

 

 


PART III

“蓝盾”保护标志的由来和演变

 

1899 和1907年的海牙和平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武装冲突方面的条约和规章,这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对武装冲突进行的法律成文规约,其中某些规则涉及文化财产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将文化财产和其他建筑物、物品进行区分,在 1899年海牙第2 公约所附规章第72 条中,就已经规定了对文化遗产的“标记义务”,但是还没有明确标记的方式。

 

具体的标记方式,是在1907年海牙第9公约第 5 条中首次明确的,规定标记可以是大的长方形,对角区分为两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上半部分黑色,下半部分白色。

 

1922年,在华盛顿限制军备会议上,采纳了《关于控制战争中无线电和空战的海牙规则》,在第25 和第 26 条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更有效的保护,特别指出为保证交战国飞行员识别保护区的范围,这些建筑物和场所应使用无论白天或夜间从航空器都能清晰可见的标记——在《日内瓦条约》保护的建筑上,其标记应当是白底、红十字,其他建筑上的标记是大的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半黑色,一半白色。

 

1935年签于华盛顿、适用于美洲国家的《罗里奇公约》,也规定了文化财产的识别标记:白底,红圆圈,圆圈中为三合红球形的旗。

 

1936年国际博物馆事务所的《保护战争中历史建筑和艺术品国际公约的草案初稿》,第7条也规定了标记义务。这是二战前国际社会为保护武装冲突中的文化财产所作的最重要努力,其形式被1954年的《海牙公约》所采纳。

 

1954年的《海牙公约》,全称为《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它的制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准备,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针对武装冲突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性公约。除了公约、公约的实施条例以外,它采用了第一议定书,主要规定武装冲突中所转移的被占领土文化财产的返还问题。

公约用一章的篇幅来规定文化财产的标记问题。

 

首先,标记的形状为盾状,蓝色四方形,其中一角成为盾的尖端,四方形上面是一个蓝色三角形,两旁各有一个白色三角形,十字交叉,蓝白相间,通常称为蓝盾。

 

蓝盾标志

 

其次,还规定了标记的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明显的标记重复三次,这种方式是用来识别受特别保护的不可移动文化财产、运输中的文化财产以及临时设置的保藏所。第二种是明显的标记单独使用,它是用来识别不受特别保护的文化财产、负管制职责的人员、从事文化财产保护的人员等。

 

依据公约,缔约国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在一般保护的文化财产上设置明显标记用于识别,但是,对于特别保护的文化财产,则要求强制性地设置标记。

 

被标记的文化遗产

 

另外,除公约规定的情形外,禁止在其他情况下使用明显标记,也禁止为其他目的使用与蓝盾标记近似的符号,以免混淆。

 

另外,尽管公约对蓝盾标记进行了详细规定,不过在很长时间内,标记义务并没有受到重视。2003年,在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要求下,也只有31个缔约国提交了关于明显标记的执行报告。

 

其原因之一,在于担心如果设置明显标记,反而会为攻击者提供打击目标。这样的事例就曾出现在前南斯拉夫联盟武装冲突中,南斯拉夫人民军在克罗地亚就有目的地对设置了识别标志的文化财产进行了攻击。当然,设置标记有助于认定犯罪意图,比如在前南盟国际刑事法庭审判中,攻击者就被认定为是故意违背国际法,因为建筑物上置有可视标记。

 

由于《海牙公约》等国际法的推动,人们在武装冲突中也越来越尊重文化财产,比如海湾战争时期,联合军拟定了一份“零攻击目标”,其中就包括一些重要的文化财产。但是,战争中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掠夺还是时常发生。

 

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伊拉克和伊朗战争,给两伊境内的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损害,而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武装冲突,对克罗地亚地区Vukovar和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古城Dubrovnik的包围和轰炸,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萨拉热窝和莫斯塔这两座历史中心的攻击,致使国际关注达到了顶峰。

 

 

战争中被摧毁的伊拉克古城

 

伊拉克摩苏尔博物馆遭武装分子破坏

 

因此UNESCO第 26次缔约国大会提出,“国际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体系并不令人满意,因武装冲突而受到持续不断的威胁”,要求对现行保护文化遗产的国际文件进行重新审视。

 

 


PART 

国际蓝盾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

 

199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发起了一个名为“蓝盾计划”(Blue Shield)的国际性运动,为文化遗产制定风险防范计划。

 

1993年,ICOMOS代表利奥·凡·尼斯本(Leo Van Nispen)提出,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一个类似红十字会的机构,定名为国际蓝盾委员会。

 

1996年,国际蓝盾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Blue Shield,ICBS)正式成为UNESCO的常设应急委员会,由国际档案委员会(ICA)、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组成。后来又接纳了音像档案协会联合会协调理事会(CCAAA)为第五个伙伴。

 

2012 Vienna,  General Assembly ANCBS

 

国际蓝盾委员会将“蓝盾”作为徽标,它正是 1954 年《海牙公约》中规定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官方象征标志。

 

1998年,国际蓝盾委员会在斯洛文尼亚拉登齐(Radenci)倡议召开了“紧急情况和异常情况文化异常保护蓝盾研讨会”,UNESCO代表、各成员组织及来自各国的代表31人参加了会议,发表了《拉登齐宣言》,提出应通过预防、应对和修复措施,避免突发情况下文化遗产的损害等措施和建议。

 

1999年,在海牙公约第二议定书的激烈讨论中,国际蓝盾委员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议定书最终得以通过,并于2004年生效,它明确了五种破坏文化保护和尊重的罪行,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加强了对武装冲突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另外,它也意味着在海牙公约系统内,由非政府组织代表的民间团体第一次被分配了自己的角色。国际蓝盾委员会和它的专业组成机构,成为委员会和缔约国例会重要的常设顾问。

 

蓝盾涵盖的文化遗产包括博物馆、档案文件、图书馆、纪念物与历史场所等。委员会通过协调预防措施,协助各地区培训专家预防控制灾害和灾后重建工作,帮助国际社会对威胁文化遗产的灾害或突发事件做出回应。当某处文化遗产的濒危程度受到国际蓝盾委员会的确认后,委员会便可以强力介入,将蓝盾标志置入该文化遗产内,如同国际红十字会在战地的红十字标志。

 

利比亚的大莱普提斯,蓝盾组织担心其被破坏,特地来考察,发现大莱普提斯并未遭到破坏

 

2004年7月23—24日,国际蓝盾委员会第一届会议在意大利都灵召开,发表了《都灵宣言》,建议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有关组织行动起来,阻止对文化遗产保护地和建筑物的掠夺和破坏,以及文化财富的非法交易;敦促各国发展自己的蓝盾,并决心把国际蓝盾委员会建成受世人瞩目的高效组织。

 

国际蓝盾委员会自成立了以来,开展了大量艰巨的工作和任务。比如倡导对阿富汗文化遗产的重建,对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下文化遗址的抢救,对海地地震后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科隆城市档案馆的灾后营救工作等。

 

他们还与军队合作,在美国开展“军队文化财产突发事件处理”的培训项目,为部队提供如何在战争中识别、保护文化财产的免费课程。

 

在澳大利亚,他们开展了“五月天”活动,要求国内所有档案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遗址和文化遗产组织,在五月间至少开展一次防灾演练。

 

蓝盾国际委员会开展的各项工作

 

这些具体行动,是诸如《海牙公约》这样的国际协议能在许多国家有效执行的保证。

 

在逝去的岁月里,灾难频发,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了很大损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蓝盾计划”,发起声势浩大的保护运动,才能保存子孙后代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记忆。

 

战争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那些重要的记忆不应被遗忘。

 

 

(编辑: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