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保护e社区
行走于史学与美学之间的修复 非正统建筑修复学笔记——斗兽场
发表时间:2016-11-14 阅读次数:2027次

 

遗产修复

Heritage Restoration

 

 

借着长城话题的余温,本期笔记将要探讨的是意大利罗马斗兽场修复。

 

斗兽场的故事就算一本书也说不完,陆地所写的《罗马大斗兽场:一个建筑 一部浓缩的建筑保护与修复史》是对斗兽场修复历程很系统的介绍。往期文章中张玥同学的读书笔记(罗马斗兽场的四次修复|遗产科普)也是很精彩的总结。此次我们关注的是斗兽场在19世纪初期的修复。

 

19世纪初意大利的修复界是什么状态?如果我们将时间定位在1806年,也就斗兽场的第一次大规模修复,当时没有国际准则可以参考,意大利现代修复理论的鼻祖博依多还未出生,法国形式主义修复大师维奥莱勒杜克才只有两岁。

 

那有的是什么?拿破仑侵略战争,罗马教皇国政权动荡,但在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却是一个全民考古玩收藏的年代。支持此项工作的有贵族、世俗与宗教界的权贵人士。拿破仑可称得上是考古脑残粉,一边扩张着帝国的疆域,一边将各地劫掠的文物输向巴黎(让我们想想可怜的埃及,而罗马就是欧洲的重灾区)。

 

Hubert Robert - Colosseum-Rome

 

那时的文物“修复”更像是组装,把A雕像的头、手拼到残缺不全的B、C、D身上,全凭收藏者的阅历与品味。而对于遗址古迹,“修复”这一概念更不明晰。当时盛行的是“盗挖为主、抢夺第一、肆意利用、疏于管理”。

 

(补充说明一下,意大利有关艺术与古迹保护的法规可追溯到1425年,但法规在面对战争与冲突时总是无力的,值得注意的是1820年法令Editto Pacca——意大利现代文物保护的法制模板——所述的保护艺术品与古迹的动机格外有趣:吸引外国游客,激发古董商好奇心,培育高格调艺术家。)

 

古罗马艺术美术馆, G.P.Pannini 1757年

 

即便如此,两个划时代的修复工程在意大利横空出世,并且被后世解读出了现代修复的含义。一个是提图斯凯旋门,一个就是斗兽场。机缘巧合的是,这两个修复工程都经过了斯特恩(Raffaele Stern)和瓦拉蒂尔(Giuseppe Valadier)之手,而且都是由斯特恩开始,瓦拉蒂尔继续。在斗兽场的案例中,斯特恩在残缺的东端修建了嵌入结构内的巨大扶壁,“竞技场”另一端的瓦拉蒂尔建造了模仿拱造型的斜向加固。二者为何有如此差异?斯特恩和瓦拉蒂尔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修复工程又隐射了怎样的时代文化?

 

来源:http://restaurocolosseo.it/lo-stato-di-fatto/

 

斗兽场东段与西端对比

 

要了解斗兽场修复前的状态,可参考18世纪意大利雕版画家皮拉内斯(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的作品,也是他把古罗马遗址宏伟而衰败的景象植入欧洲人民的灵魂深处,再加上歌德、司汤达一批文人墨客对于古罗马废墟的迷恋,以至于斗兽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不可修复性,与我们期待的大团圆式的复原与重建背道而驰。 

 

Piranesi版画作品 1756年

 

这种根深蒂固的废墟情结通过拿破仑军队随行诗人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的日记可窥见一斑:

 

“(1803年)六月的一个晚上,我来到斗兽场,这曾经祭祀着痛苦与疯狂的神坛。落日的余晖穿过斗兽场的拱廊,那里曾经坐满了鼓掌喝彩的观众。浓重的阴影从通道的拱廊中溢出,倾倒在地上染出一大片黑色。远处高大的建筑在废墟中若现,凯撒宫殿花园里的一棵棕榈树,它的存在仿佛是为了画家和诗人。太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大教堂的钟声震颤着斗兽场的拱廊,回应了当时异教徒的营造,也激起了我强烈的情感。我想象现代建筑如同古代建筑一般会坍塌,纪念物丰碑此起彼伏,人类社会更迭交替……”

(Roma città e Foro : questioni di progettazione del centro archeologico monumentale della capitale)

 

触景生情的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

 

然而,浪漫外表所掩藏的是结构安全隐患,1803-1806年罗马地震频发,斗兽场东侧首先出现了坍塌。1804年古迹督察官员、兼考古学家与艺术品收藏家的费阿(Carlo Fea)视察斗兽场。和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官员一样,费阿一方面强调了考古研究与废墟清理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将斗兽场外侧拱廊加固提上日程,但费阿没有拖延症。一年后斗兽场的考古与修复准备工作正式展开,由斯特恩、康波莱斯(Giuseppe Camporese)、帕拉琪(Giuseppe Palazzi)组成的专家团进场挖掘、勘测。

 

斯特恩,1774年出生,父亲也为建筑师。当年初出茅庐的斯特恩很可能是专家团里力资历最浅的,这点使人怀疑斗兽场方案中他的话语权到底有多少。相比之下,康波莱斯1761年出生,亦为建筑世家,且已经获得教皇御用建筑师称号。

 

专家团所提出了的加固方案是一个嵌入原有拱结构的砖砌实心扶壁,有意保留因地震而造成的裂缝,凝固即将倒塌的瞬间,并且反对以考古复原法(anastilosi)进行的建筑构件重组。

 

来源:http://restaurocolosseo.it/lo-stato-di-fatto/

 

平心而论,这并不是一个“艺术性”的加固,似乎与意大利一贯坚持的唯美精神不符。的确,方案在当时也被抨击道有碍考古遗址景观和谐。但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想在崇尚考古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对遗址古迹真实性的阐释相对艺术处理更为重要。尤其联系到当时著名的庞贝遗址发掘,火山爆发瞬间掩埋一座城市,对灾难性场景的展示正是专家团的良苦用心。

 

加固有意保留的裂缝

 

与专家团同台比拼的是一个名为斯基沃内(Schiavone)的建筑包工头,他提出加固的方案以模拟斗兽场自然衰败的样子为出发点,建造斜向砖砌扶壁的同时拆除原有的结构上部分墙体,用以补砌下部的拱,视觉效果类似于在整个斜向扶壁上做出拱的浮雕。此方案一出就遭到了专家团的炮轰:这样无凭无据摆弄斗兽场和汪尔达人、西哥特人的破化行为有什么区别,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斗兽场自然解体。终于,在一片争议声中,罗马又震了。1806年,专家团所提方案因较小的投入和较高的可行性战胜了民科,速效解决了斗兽场东端的结构问题。

 

油画“天使与斗兽场”,斗兽场加固在当时堪比世纪大工程

 

斗兽场一期加固工程结束之后,斯特恩的修复工地在罗马迅速铺开,他在新建筑设计中也颇有建树,成为意大利新古典主义建筑实践人。他自1817年开始主持另一项重大且有争议的修复工程——提图斯凯旋门。但1820年英年早逝的他没能完成修复,只留下待装配的石块。此时,瓦拉蒂尔登场,他接手了斯特恩的工地,在1821年完成了胜利门的修复(欢迎约稿提图斯凯旋门修复轶事)。

 

斗兽场与提图斯凯旋门合影

 

论年龄,瓦拉蒂尔比斯特恩大12岁。在教育背景上,如果说斯特恩是典型工科男的话,那么瓦拉蒂尔则是标准艺术生。父亲是具有法国血统的银匠、珠宝制作师,外祖父是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师,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瓦拉蒂尔作品的工艺性更强。瓦拉蒂尔从小接受来自于法国的艺术熏陶,接触国际上的高端珠宝客户,但他对建筑和数学比首饰加工更感兴趣,从13岁就开始参加一系列建筑绘画、设计比赛并获大奖,加上家庭与教皇的关系,20岁时就在建筑界崭露头角。

 

瓦拉蒂尔1800年左右的手绘作品,献给教皇Pio六世的凯旋门

 

瓦拉蒂尔的法国血统多少有助于他在罗马的法统时期被重用,但他也确实名至实归。1822他所面对斗兽场西端的结构问题与东端类似,但与斯特恩不同,瓦拉蒂尔所设计的扶壁在形式上继承了原有拱的造型。虽然扶壁的建筑材料为砖块,但是这一意图并不是做可识别修复,而是由于资金紧张……(囧)他何尝不想采用原材料——高贵洁白的石灰华。但无奈现实之骨感,这也迫使瓦拉蒂尔要在扶壁上做仿古处理以尽可能“欺骗群众的眼睛”。

 

(资金匮乏是当时困扰罗马修复工地的普遍问题,事实上,这也是提图斯凯旋门修复没有采用大理石的主要原因。无独有偶,提图斯凯旋门修复使用的材料正是来源于斗兽场的石灰华。可见早期修复工程中的“偷梁换柱”是常态,但至于如何演化为了金科玉律的可识别修复还需下回分解。)

 

瓦拉蒂尔绘制的手稿,修复方案与修复前搭建的临时木架

来源 Valadier: Segno e architettura

 

瓦拉蒂尔的手法显然比斯特恩讨巧,这从东西两侧斗兽场的出镜率便可推想。严谨的说,斯特恩的所做的并不是修复,而是加固。瓦拉蒂尔的干预也可解释为考虑原有形式和建筑韵律的加固,但已经多少有几分现代修复的意味。斗兽场两端代表了史学至上与美学至上两股势力的竞技,二者在修复中的权重也随着时代变迁和地域文化不同而摇摆,构成了修复学耐人寻味之处。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斗兽场的西端扶壁的建成少不了瓦拉蒂尔之子Luigi Maria Valadier的功劳,他负责撰写一系列结构报告和施工。生活在知名建筑师父亲的阴影下,小瓦拉蒂尔的职业生涯并不得志。但是,他妻子名为Maria Camporese,看着是不是点眼熟?没错,之前专家团里康波莱斯的女儿。至此,故事算是大团圆了。

 

 世界名城logo中的斗兽场

 

后记:

 

非正统建筑修复学笔记源于学渣当年在意大利修复课堂收获的浮光掠影,之后通过史料查找补充完善。整理并分享这一笔记的意义何在?重新科普西方修复理论的权威性吗?或许,只有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才会明白它是我们选择之一,但并不唯一。

 

参考文献

1. Boito Camillo,Il nuovo e l' antico in architettura,Milano : Jaca Book, 1989

2. Marconi Paolo,Il restauro e l’architetto : teoria e pratica in due secoli di dibattito,Venezia : Marsilio, 2002

3. Panella, Raffaele,Roma città e Foro : questioni di progettazione del centro archeologico monumentale della capitale, Roma : Officina, 1989

4. Elisa Debenedetti, Valadier : segno e architettura, Roma : Multigrafica,1985

 

(编辑: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