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保护e社区
千年罗马,永恒之城:中欧建筑遗产研修Terminal Station ︱专题报道
发表时间:2017-01-15 阅读次数:5666次

 

“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高级研修班

Heritage Building Conservatio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orkshop

 

 

 

 

据说第一个提出城市遗产保护的是维克多·雨果,这源于他1839年波尔多的旅行。

 

巴黎、波尔多、尼姆,一路走来,历史建筑保护区的概念深入我心,遗产建筑的实用功能也令人赞叹。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的是“永恒之城”罗马。

 

 

 

 


PART I

罗马史书的最初篇章——古罗马广场群遗迹

 

 

在罗马,汇集了西方从古罗马时期直至现代几乎所有历史时期的经典建筑和伟大艺术品。

 

巴士驶过街头,惊叹罗马真是一本露天的立体史书。

 

停下脚步,我们观望的是这本史书的最初篇章——罗马废墟。

 

这是一片巨大的古罗马广场群遗迹,包括了罗曼努姆广场和帝国广场群(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涅尔瓦广场、和平广场、图拉真广场)。罗曼努姆广场,从维斯帕先神庙、塞维鲁斯凯旋门一直向北远眺,可以看到罗马斗兽场。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广场中辉煌壮丽但不失肃穆的建筑结构在野蛮人入侵时期遭到严重毁坏,尤其是在哥特人(410年)和汪达尔人(455年)入侵时期。

 

直到20世纪早期,这个地方才在持续了数十年的发掘运动中获得系统性的修复。

 

多亏了这些努力,很多有关罗马帝王、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精彩史证才得以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罗曼努姆广场之景:前部,左侧有维斯帕先神庙;中间有塞维鲁斯凯旋门;右侧有农神庙

 

一片残垣断壁,让我形象直观地认识了这些被奉为经典的建筑单位。

 

维斯帕先神庙建于公元81年,由图密善皇帝主持建立,目的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维斯帕先和哥哥提图斯。仅存的三根科林斯圆柱不仅优雅地述说着这段历史,还告诉我她就是这一柱式的典范。

 

塞维鲁斯凯旋门建于公元203年,目的是庆祝塞普蒂姆乌斯·塞维鲁斯在公元195和197年领导的两次帕提亚运动。凯旋门高约11米,宽25米,深11米,三开间的券柱式,中间的券洞高大开阔,两侧开间较小,券洞矮,上面有浮雕,反映了罗马凯旋门的典型形制。

 

罗马农业之神萨图尔努斯的神庙,是广场上最重要的建筑遗迹之一,位于广场的西端。它是这一区域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兴建于公元前501到498年之间。

 

 

维斯塔神庙遗址

 

在废墟中寻觅神话历史的踪影亦是有趣的。具有典型圆形建筑形式的维斯塔神庙,是罗马最古老的神庙之一。火作为灶神维斯塔的圣物,必须处于一直燃烧的状态。罗马人相信火苗熄灭,意味着城市有灾难降临。

 

罗马所有的灶神庙都是圆形的,入口面向东方,象征着灶神的火和作为生命来源的太阳之间的联系。矮墙处一个四边形的凹洞是神秘的储藏室,只有维斯塔贞女才可以出入。

 

维斯塔贞女的相关制度极其古老,她们从6—10岁的贵族千金里挑选出来,必须在30年里循规蹈矩并发誓保持贞洁,一旦违背誓言就会被活埋。

 

但作为对贞洁的交换,他们享有重大的特权:

 

可以在城市里乘车旅行;

 

在重要场合和仪式上给她们预留位置;

 

享受国家津贴等。

 

在罗马神话中,罗马的建造者罗慕路斯和雷穆斯的母亲西尔维亚就被图谋王位的叔叔阿穆略送去做了维斯塔贞女祭司,使她不能婚嫁,以免有后代王位之争。然而,战神马尔斯爱上了西尔维亚,并让她怀上了一对双胞胎。

 

 

图拉真广场记功柱

 

 

 


PART II

从共和制向帝制向神化皇帝的转变

 

 

罗马广场的演变史(罗曼努姆广场——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鲜明地表现出建筑形制与政治形制的密切关系,表现了从共和制向帝制向神化皇帝的转变。

 

 

 


罗曼努姆广场复原想象图

 

 

 

 

 

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与图拉真广场对比

 

 

与这一致的是,罗马众神的命运亦在起伏。罗马神话从希腊神话中吸取了营养,朱庇特、朱诺、密涅瓦是三个重要的神,还从东方宗教中吸取养分。

 

一段时间里波斯的光明之神密特拉风靡于贵族和军队,这为以后罗马皇帝个人崇拜打下了基础。

 

凯撒死后,奥古斯都建凯撒神庙,也利用人们的崇拜心理极力宣传自己。

 

 

 

 

凯撒神庙复原想象图

 

 

至此之后,罗马皇帝走向了神化之路。

 

到图拉真时,帝国版图到最大,图拉真广场及尽端罗马最大的乌比亚巴西利卡,记功柱和神圣图拉真庙,反映了当时几乎要把皇帝崇拜宗教化的历史。

 

 

 


乌尔比亚宫残柱

 

 

让历史之书翻页的是耶稣基督。公元336年,太阳神密特拉的诞生日(12月25日),一个象征太阳“死亡—重生”的日子(类似中国的冬至),被罗马官方教会定位“圣诞节”。

 

公元392年,基督教摇身一变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的胜利是罗马帝国全面衰落的前兆。当罗马帝国无力遏制野蛮人时,教会却成功地把一批蛮族国王转变成基督徒,把帝国的权利转交的教皇手中,这才使希腊罗马遗产免遭彻底毁灭。

 

 

 


PART III

被文艺复兴的春风吹过的梵蒂冈

 

 

下午来到的是“梵蒂冈”——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最先进入眼帘的是梵蒂冈国徽——三重冠代表了教皇的三种最高权力: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金黄色和银白色的两把钥匙,是基督交给彼得的,象征把天上地上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他。

 

马太福音16:18下-19经文:“我要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天主教误以彼得为“磐石”,便把彼得作为第一任教皇。

 

梵蒂冈国徽

 

梵蒂冈中庭景观

 

和古罗马废墟不同,这里是被文艺复兴的春风吹过的新气象。无论是圣彼得大教堂还是梵蒂冈博物馆,被提及最多的名字就是米开朗琪罗、贝尼尼、拉斐尔。

 

最负盛名的是西斯廷教堂里米开朗琪罗的拱顶壁画《创世纪》和厅墙上的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

 

《创世纪》分为九个部分:

 

(1)神分开光明与黑暗;

(2)神创造日月;

(3)分开水陆;

(4)创造亚当;

(5)创造夏娃;

(6)逐出乐园;

(7)挪亚献祭;

(8)大洪水;

(9)挪亚醉酒。

 

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原先计划要画上一系列的“十二使徒像”,但是米开朗琪罗说服教皇让他完成了更伟大更崇高的创世叙事。

 

在这个神圣拥挤的空间里,每个人都抬头仰望上帝的创造,创造的巅峰是造人。因为质疑神的话,人类开始走向堕落,经历完大洪水,故事以酒醉于谷仓的挪亚结束,显得意味深长,仿佛人类的罪行将继续绵延。

 

此时再看最前方拱门上的“约拿预言家”,他为宣扬主道,上帝曾安排他在一条鱼腹中三天三夜。预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三天后复活,用自己的血来为全人类赎罪,他才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米开朗琪罗  西斯廷教堂的拱顶画

 

《最后的审判》取材于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万民受审判”,表现世界末日来临之时,天使吹响号角,基督以法官的面目再度降临人世,生者和死者都聚集在一起接受审判,从而决定升入天堂或打入地狱。

 

人物据说多达391位,神态各异,整个画面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具有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

 

不禁自问,你是谁?你从来处来,又归向何处?天堂?地狱?

 

米开朗琪罗  《最后的审判》

 

身着文艺复兴式华丽制服的瑞士侍卫兵,申请应征者必须是信奉罗马天主教的瑞士单身男士,年龄需在19到30岁之间,身高必须满足1.74米的要求。

 

圣彼得大教堂辉煌壮丽的内景

 

圣彼得大教堂的巨大穹隆营造了一个充满圣爱之神的居所。烈日放光,一束束射入大教堂,仿佛神与人同在,又仿佛可以通向天堂。

 

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哀悼基督》,贝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圣彼得宝座都是不容错过的艺术珍宝,连地上的拼花大理石也赞叹不已。

 

流连在圣彼得广场上,回头看这座巨大尺度的教堂,人的灵魂已被吸引。

 

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

 

贝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

 

贝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宝座

 

圣彼得大教堂外景

 

圣彼得广场

 

本次学习,最大的观念更新就是从单体建筑遗产扩展到城市建筑遗产。

 

在现代建筑趋于同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历史建筑,让其地域特色和文化成为城市的身份象征和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遗产建筑师们的重要职责,也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内容。

 

 

注:本文由中欧建筑遗产研修班学员撰写。她是本次研修班中为数不多的、并非从事遗产保护事业的学员,但对于文化遗产抱有极大热情。她是上海民办紫罗兰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爱好神话学和文学人类学,也喜欢逛中国园林。此次研修让她对灿烂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认识,也会将遗产保护的情结与理念传递给她教导的孩子们。

 

(审读:丛绿  编辑: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