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保护e社区
摩苏尔可以被收复,被战争摧毁的文物魂归何处?|焦点透视
发表时间:2017-03-15 阅读次数:3377次

 

遗产保护

Heritage Conservation

 

 

 

当生命被大规模剥夺时,为什么还要担忧那些文物?

 

因为这些文物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延续,文物遭到破坏,就等于我们的社会、历史、信仰被打破!只有留下了历史遗产,才能够留下历史的记忆和身份的认同。

 

 

 

摩尔苏博物馆被毁的真品人首双翼牛神拉马苏

 

 

 


PART I

引言

 

 

相比摩苏尔博物馆的藏品,那些处在战争前线的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和古城更是处在危险之中。

 

即使自从2015年来恐怖组织控制地区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帕尔米拉(Palmyra)、哈特拉(Hatra)两处世界遗产,至今还在伊斯兰国的控制之下。

 

这两处以及2017年2月重新收复的阿勒颇古城(Aleppo)、2016年12月收复的亚述古城(Ashur)和2016年11月受到大规模进攻的萨迈拉(Samarra),作为遭受极端组织破坏最为严重的五处世界遗产和其他多处分散的庙宇、教堂、城堡一样,遭受的一切灭绝都是不可逆的。

 

 

2015到2016年恐怖组织控制图显示仍有多处世界遗产在“伊斯兰国”控制之下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离战争这么远却又这么近,我们在眼睁睁看着这个挖掘机轰鸣的时代的同时,更无法忽视在世界其他角落还有残喘在枪炮下的诸多遗产……

 

 

 


PART II

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

 

 

2001年,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摧毁了世界文化遗产、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作品——巴米扬大佛。从此战争、恐怖组织、世界遗产被联系到一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被毁前后的巴米扬大佛

 

在佛教文化向东传播过程中,这座中亚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的代表佛像,见证了由印度孔雀王朝的帝王阿索卡传播到阿富汗的历史。

 

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和尚(于400年)、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于630年)都曾访问过这座中亚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教中心巴米扬。

 

紧随之后的伊拉克战争,2003年,在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被推翻后不久,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却遭到残忍洗劫,流失文物多达1.5万件。

 

2003年4月,一辆美国坦克进驻遭到洗劫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所在地。

摄影:GLEB GARANICH,路透社

 

2003年,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受掠夺之后,时任副院长的Mushin Hasan看着支离破碎的文物残骸,痛不欲生。

摄影:MARIO TAMA,GETTY

 

 

 


PART III

马拉维国家博物馆的“革命”

 

 

文明古国埃及的命运也很忐忑,2011年,埃及“革命”爆发以来,埃及700个考古遗址区中有250个发生了非法盗墓案件。在高分遥感影像中的遗址区满目疮痍。

 

埃及利斯特金字塔周边非法盗掘高分遥感影像对比图上用红色圈出的盗洞

 

即使这样还不够,2013年,在埃及发生的军方针对穆尔西支持者的清场行动中,马拉维国家博物馆惨遭暴民打砸抢。博物馆断壁残垣,馆内的1089件文物中,1040件被掠走。至于带不走的大型文物,则被他们踢倒在地,严重损坏。

 

变卖可移动文物,破坏、有意损毁不可移动文物似乎成为了暴徒们的标准做法,在政治的冲突下,每个人似乎都忘却了历史和历史的意义。

 

马拉维国家博物馆事件是埃及现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博物馆失窃事件

 

马拉维国家博物馆失窃文物中最珍贵的是阿肯那顿法老一个女儿的雕像

 

 

 

 


PART Ⅳ

海牙法庭历史意义的审判

 

通布图(Tombouctou)是古国马里王国和桑海王国的主要城市,为1087年(另一资料:1100年)图阿雷格人所建。2012年6月马里武装组织“伊斯兰捍卫者组织” 在马里古伊斯兰文化中心对具有高度历史和宗教价值的纪念碑和建筑物进行了蓄意破坏。

 

 

通布图是非洲著名的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马里极端组织破坏濒危“世界遗产”通布图古城的漫画

 

就在所有的文物保护者略显无力的抗争中,从来没有因为破坏建筑而受到问责的恐怖组织头一次被送上了军事法庭。2016年9月27日在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审判庭宣布判决,损毁马里古城通布图宗教与历史建筑的极端分子艾哈迈德·迈赫迪·法基被判处9年监禁。

 

判决说,法基于2012年指挥并亲身参与破坏通布图10处宗教和历史建筑,这些建筑是通布图居民共同的文化遗产,其中绝大多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法基的行为是对马里人民和国际社会犯下的罪行。

 

马里极端“圣战”头目之一艾哈迈德•迈赫迪•法基(Ahmad Al Faqi al Mahdi)在海牙国际刑事法庭接受3天审判

 

国际刑事法院此前发表公告说,这是首例聚焦宗教和历史建筑遭损毁的国际审判,也是该法院所有案件中首例被告认罪的案件,具有历史意义。

 

这给所有肆无忌惮的破坏者敲响了警钟,你们的所作所为是对历史和文明犯下的罪行,不能被原谅,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同时也给所有的保护者予以了最高形式的支持。

 

 

 


PART Ⅴ

持续消失的穆喀纳斯穹顶

 

 

由于宗教分支的冲突,2006年,“伊斯兰国”的前身炸毁了位于萨迈拉中心的阿里哈迪清真寺。而这座曾经属于韦希王朝的金色穹顶在爆炸声中变成了一片瓦砾。

 

和萨迈拉古城相望的阿里哈迪清真寺

 

2007年6月13日再度遭炸弹袭击过后的伊拉克阿里·哈迪清真寺

 

2014年下半年正式更名为“伊斯兰国”的极端组织,对于伊玛目叶海亚陵墓(shrine Imam‘Yahya,1229)和伊玛目阿旺·阿勒丁圣墓陵(shrine Imam‘Awn al-Din,1248)进行了炸毁。两处陵墓拥有四方形上接八边形,再向上接十六边棱锥的奇特造型。

 

左图:伊玛目叶海亚陵墓,右图:伊玛目阿旺·阿勒丁圣墓陵

 

精致的伊玛目阿旺·阿勒丁圣墓穹顶的设计

 

在2014年年末,他们逼近萨迈拉期间,摧毁了伊玛目阿勒达瓦尔圣墓(shrine Imam‘Dur,1058)。伊玛目阿勒达瓦尔圣墓是伊拉克现存最早的一座外露拱脊的陵墓,内部装饰极为华丽,与伊玛目阿旺阿勒丁圣墓陵同为宝贵的伊拉克穆喀纳斯(Muqarnas)穹顶(原仅遗存5处)。

 

伊玛目阿勒达瓦尔圣墓和其华丽的穆喀纳斯穹顶

 

在“伊斯兰国”公布的视频里灰飞烟灭的伊玛目阿旺阿勒丁圣墓陵和伊玛目阿勒达瓦尔圣墓

 

 

 


PART Ⅵ

新月沃土文明的毁灭

 

 

可是恐怖组织不止对什叶派穆斯林的遗迹进行破坏,那些更早期生活在新月沃土大陆上的苏美尔人、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迦勒底人、闪米特人、亚述古国、巴比伦帝国的文明也是遭到破坏的重点。

 

与摩苏尔隔河相望《圣经》中西亚第一大城尼尼微遗址仅存的一些遗迹,依然没有逃过“伊斯兰国”的毁灭,在他们发布的视频中冥神之门(Nergal)的内外两对拉马苏,被蛮横地破坏。

 

19世纪学者绘制的、考古发现的尼尼微的守护神人首双翼牛神拉马苏

 

极端组织信徒正用电钻凿毁冥神之门外侧的拉马苏

 

推土机推倒摩苏尔著名的尼尼微古城门的一刹那

 

包括前文提到的摩苏尔博物馆内馆藏,在同一出视频中摩苏尔博物馆的破坏视频中被摧毁的绝大多数文物,都属于哈特拉遗址。所幸的是,大部分被毁的文物都只是仿制品。

 

极端分子破坏摩苏尔博物馆的哈特拉的雕像,雕像后被查证为仿制品。

 

哈特拉古城本身也在其四月份发布的视频中揭示了她悲惨的命运。极端恐怖分子砸毁拱门上方和两侧装饰的人物头像、用机关枪扫射神庙侧面的雕刻,并且摧毁了很多神庙内部的圆雕人像。

 

曾经的哈特拉古城遗迹

 

尼姆鲁德也遭到肆意破坏。极端分子挥舞大锤,将精美的护墙板尽数砸烂;之后挖掘机将护墙板举向高空,往地上摔碎。最后在巨大的爆炸中,整个西北宫化为灰烬。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亚述古城,从此不复存在。

 

亚述古城尼姆鲁德西北宫复原图

 

亚述古城尼姆鲁德西北宫在爆炸中化为灰烬

 

对于遗迹的破坏还不够,2015年8月“伊斯兰国”在叙中部历史古城台德穆尔杀害了82岁的叙利亚文物专家哈立德·阿萨德,并将他的遗体示众。

 

阿萨德为台德穆尔前文物主管,一生致力于台德穆尔古城遗迹的文物研究与保护。

 

叙利亚文物专家哈立德·阿萨德

 

“沙漠的新娘”贝尔神庙、古城巴尔米拉古罗马遗迹巴尔沙明古神庙也未能幸免。

 

消失的“沙漠新娘”

 

 

 


PART Ⅶ

反思

 

 

目前世界遗产濒危名录上共列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46处遗产地,伊拉克共有世界遗产4处,一半被列为濒危遗产地。阿富汗(2处)、刚果民主共和国(5处)和叙利亚(6处)拥有的全部世界遗产均在濒危名录之上。

 

成立于二战后期的Monuments, Fine Arts, and Archives program,简称MFAA的基金会如今仍然活跃在他们的“叙利亚战场”上,即使这样,更多的学者和保护者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两河流域遗产在战争中消失殆尽。

 

中国也曾经是一个饱受战争和动乱之苦的国家,即使现在和平年代的遗产保护者,也依旧感受到中国近代战争毁灭了众多文化遗产的阴影。

 

哪怕那些可怕的历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伤痛仍像无法愈合的疤痕在一代又一代的保护者心上盘桓。

 

所以我们更能体会现在正发生于中东、北非、也门、马里以及更广泛地区的战争对文化遗产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打击。

 

这些打击让我们深切明白这样的问题:

 

当人们被大规模杀害时,为什么还要担心这些古老文物?

 

因为这种毁灭是一种昭然的罪行,他们在破坏文物时并非仅仅是破坏物品本身,而是意在打破人类文明的信仰,撕裂社会和平的维度,践踏历史人文的尊严。

 

因此,我们重视的遗产保护也并非仅仅是保护文物、遗迹及遗产建筑本体,而是保护生命捍卫人权的活动。

 

只有留下了历史遗产,才能够留下历史的记忆和身份的认同。

 

 

(审读:丛绿   编辑: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