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保护e社区
工业建筑的改造——过去,现在和未来|容闳堂笔记
发表时间:2017-04-01 阅读次数:2937次
 2017-04-01 寿成彬 

 

工业遗产

Industrial heritage

 

 

 

 

 

 

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上世纪大量的工业建筑被闲置。相较于直接拆除,将其改造成具有新功能的建筑成为了政府和许多市民更为认可的做法。

 

然而工业建筑功能体量各异,所处城市环境亦不相同,建筑师对其进行改造的方式尤为值得考量。《工业建筑的改造——过去,现在和未来》(Conversions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 Past, Present, Future)一文中,作者Christian Schönwetter从工业建筑改造的历史出发,介绍了基于不同功能定位的改造方式,分析了多种改造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由此展望了未来的改造模式。

 

 

 

 

“存在着一个新精神。工业像一条流向它的目的地的大河那样波浪滔天,它给我们带来了适合于这个被新精神激励着的新时代的新工具。……这就是美国的谷仓和工厂,新时代光辉的处女作。”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1922)

 

当勒·柯布西耶撰写《走向新建筑》一书的时候,正是工业化、标准化的现代主义建筑观开始成熟之时。但那时的柯布没有预见到,由于西方世界从制造业社会到服务业社会的转变,这些曾经“新精神”的代表作后来成为了旧时代的遗迹。甚至到了20世纪60年代晚期,许多城市建设者会因为工业厂房的老旧而加以拆除。

 

而在今天,我们已经对这类问题有了深刻的思考,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已经突破了人们对厂房原先的刻板印象,很多历史保护主义者也竭尽所能地保护它们。

 

 

 


PART I

工业建筑改造的历史

 

 

早年间也不乏工业建筑改造后再利用的例子:1932年,当包豪斯学校从德绍迁至柏林,将校址定在了原先的电话厂;1960年,曼哈顿的艺术家们率先将老旧的纺织厂改造成了艺术工作室······到1970年时,人们对废弃的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其潜在价值也被城市公民所广泛认可。期间,公共机构常常要介入其中,私人业主很少愿意承担工业建筑改造的风险,且当时这方面的经验尚且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筑师里卡多·博菲(Ricardo Bofill)于1973年在巴塞罗那开工的项目——“The Factory”就更显得有出众的先锋性了。

 

在这个原先就显得宽阔的水泥厂中,包括他在内的60个建筑师组成的团队利用这里的筒仓和层高13米的大空间,改造出了供人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八个筒仓被保留下来,改造成办公室、模型实验室、档案馆、图书馆、投影室和用于展览及其他文化功能的巨大空间。建筑师在这个综合体的屋顶和周围种植了大量树木,而今天,布满常春藤和柏树的屋顶花园已经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观。

 

 

The Factory一层平面图

 

 

The Factory, Ricardo Bofill,1973

 

IBA 埃姆歇公园国际建筑展(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IBA Emscher Park ,1989-99)是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改造项目: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工程,用以整理德国鲁尔区采矿工业留下的残迹。包括多个主要城市在内的17个城市参与了此项目,使之成为欧洲最大的景观恢复项目:矿渣堆被复垦,面积为300平方公里的绿色空间被创造出来,350千米长的开放式下水道被改造成卫生下水道。邻近的土地也被改造为“贴近自然”的区域。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的步道提供了诸如井架和高炉之类的景观节点,以及一系列高质量的工业结构的改造。

 

 

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IBA Emscher Park (1989-99)

 

由于通过IBA改造工业建筑获得的广泛经验,这种改造方式现在几乎可以被认为是标准手法。私人投资者也长期积极参与这些项目。一个废弃的工业建筑群闲置衰老数十年,之后在其中建立俱乐部和工作室,或是改造成景观,一旦形成标准化,就会形成非常新奇的效应。城市规划管理者也因此认识到了这些设施的潜力。

 

 

Landschaftspark Duisburg Nord,Latz + Partner,2002

 

 

 


PART II

城市发展的机遇

 

 

如IBA这样的改造使得一个工厂最终倒闭的时候,那些曾经处于保护下的工厂空间反而可以被公众访问

 

通过改造,市政当局收回了他们各自的领土——这同时又给了城市发展更多的可能性。单一的功能区可以转变成更加活泼的、多样的区域。而这些地区特别适合于作为创意产业和新兴企业的办公用房。

 

很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建立了的建筑群现在正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这一点非常有吸引力。在许多情况下,工业,都给了市政府进行大规模城市发展的一次重要的机会,即建筑群的再利用(无论它原先是制造场所、屠宰场、港口设施还是货运火车站)

 

 当我们讨论一个建筑的未来使用时,找到它合适的功能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建筑中相当大的宽度和层高向通风、照明和建筑热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建筑的功能定位越是合适,改造成本也越小,同时在已有的建筑中,对其本身的破坏也越少。

 

因此,在寻找合适功能时,从一开始就需要提出创造性的概念。这一点在下文简述的项目中都有可取之处,建筑师们以明智的方式利用了现有建筑的独有特征。

 

 

 


PART III

从不同功能出发的工业建筑改造

 

 

由于很多需要小空间的项目不太适合于工厂大空间,而像大型剧院、音乐厅和展厅空间这样的文化设施则比较容易达标。

 

例如,在敦刻尔克,一座建于1949年的前造船厂的建筑被改造为当代艺术中心——FRAC艺术中心(FRAC Nord-Pas de Calais)。Lacaton & Vassal事务所在原有的厂房边建造了一个“孪生”的尺寸相同的建筑体,两个体量都是75米长30米高。

 

FRAC总平面图

 

 FRAC剖面图

 

新的建筑体在不同楼层上设置了储藏空间、小型展览空间、工作室、咖啡馆、休息室和服务空间。由聚碳酸酯板和ETFE膜制成的表皮满足了建筑物的气候要求和展览的需要。用这种手法,原有的建筑构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而留出的开阔空间沐浴着阳光,又能够主办大型展览并安放大尺寸的艺术作品。

 

FRAC Nord-Pas de Calais,Lacaton & Vassal,2013

 

但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必要的手段将其棕色地带和废弃工厂变成文化设施。大型工业建筑的改造还有另一个有效解决方案:作为大学,可以提供大量的房间以作使用。尤其是这样的房间可以轻松容纳大片的座位。

 

在德国的维尔道,一个老机车厂被改造成了一个技术大学。这个被称为“Halle 14”的砖砌建筑,是在世纪之交建造的最好的工业哥特式建筑,被列为历史遗产保存登记。

 

Anderhalten Architekten事务所在建筑体量中插入大型会议室,研讨室、机械工程和远程信息部门的办公室空间。他们对室内空间的改造思路是尽可能地保存旧的表面,生锈的钢柱,甚至墙上的油渍的铜锈。因此,现场的工业历史感仍然可以被感受到;来过一次就会感到印象深刻。

 

TFH Wildau Umbau Halle 14,Anderhalten Architekten,2006

 

或许难度最大的改造是将工业结构改造成住宅的项目。建筑师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在大厅里插入大量的小空间。而在许多情况下,阳台是住宅的一个先决条件,但是它们对现有立面的性质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建筑物被列入历史遗产保护名录,就很难在立面上布置阳台。

 

在瑞士的齐格尔布吕克(Ziegelbrücke)镇,建于1833年的老纺织厂——珍妮大楼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Stutz Bolt Partner公司决定放手一搏。他们的方案保留了原来的一层平面:新建成的公寓从立面到立面延伸出40米。所有单元由一个连续空间组成,只有浴室是分开的。这些单元面宽6.7米,层高为4米,看起来又长又窄。那些远离建筑正面的空间则靠采光井满足光照要求。

 

为了保护有历史感的立面,建筑师决定不造阳台。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在屋顶上设置了分配好的花园。每两个单元间有一个采光井;安装在光井中的艺术品为相应的相邻单元提供了视觉隔断。

 

Loft apartments in the Jenny Building, Stutz Bolt Partner Architekten,2008

 

对于德国不来梅的一个项目,其挑战是如何重新利用37000平方米的港口构筑物。

 

这个港口被称为“欧洲港”(Europahafen),建于1959年,作为各类货物的转运中心。在被弃置之前,1号楼被用作果汁灌装厂,之后的挑战是找到这个大尺度空间的用途;一个当地的投资者决定把这个巨大的空间改造成汽车爱好者的聚集中心作为这个城市的转型计划,因为在这个城市汽车生产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Westphal Architekten公司为建筑的每一层都设置了不同的功能。一楼空间有着50米的进深,现在作为复古和豪华车型的车间,还包括小型商店、餐馆和一个回顾不来梅汽车生产历史的小博物馆。

 

针对该工厂建筑的整体特性,建筑师用u型玻璃作为隔断,划分出了各个单元。有两部电梯可以把车辆运送到上层空间。现有的斜屋顶的中心部分被拆除,在该处的正下方,留出了一条室内的街道。它贯穿了那些用以给老车迷停放汽车的小单元空间。此外,他们还建造了20个单元,每个都有一个自己的车库,以便使用者可以把车开到他们各自的前门。

 

Schuppen Eins, Westphal Architekten, 2013

 

 

 

 


PART Ⅳ

未来的挑战

 

 

以上这些项目都是典型的当代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的范例。但是,工业结构是否具有改造成住房、办公楼、大学或文化场所以外的其他功能的潜力?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改造已经是既定的思路,因为由此产生的新功能消除了旧工厂的缺点:城市的中心往往就在这些工厂附近,需要忍受着工厂的巨大噪声和有害气体。

 

然而,在许多分支产业中,环境法规限定了工厂的排放量,从而可以再次将废弃的工业厂区用于工业生产。这样的做法在很多层面上都是有意义的。一方面,该地区的运输基础设施通常已经完善;另一方面,制造业是许多城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问题是,针对不同改造方式的法律和规范是否已经过时。如果除了住房、工作室、画廊、博物馆和商店功能之外,还能开发出老厂房中的制造业,这将有助于抵制士绅化。但不是每个工业建筑都可以适应另一种功能。目前为止,改造主要对高标准的租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在未来,越来越多的被改造的战后工业建筑将失去他们原始功能。

 

依据功能主义原则,一些工厂是根据其原有功能定制的,因此几乎不适合任何其他目的。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区通常位于远离城市的郊区,当它们被改造为公寓或办公楼时,其区位相当不利。即使经过整修,地段不佳这一事实将很大程度地影响获利。基于以上的原因,在未来我们必须想出别的改造策略来处理这些弃置的工业建筑。

 

参考论文:

 

《工业建筑的改造——过去,现在和未来》(Conversions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 Past, Present, Future)

 

 

克里斯蒂安·肖恩维特 (Christian Schönwetter)

 

(编辑:俞菲)